近日,《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(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)》在京发布。《报告》显示,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统计,在2020年高等院校以技术开发、咨询、服务、转让、许可、作价投资等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,我校以20650万元位列榜单85位,居上海所有高校第七,市属高校第三。
科技成果转化能力,是衡量一所高校社会贡献与科研产出的重要标准,也是高校建设成效评价的关键指标。近年来,学校以“四个面向”为指引,坚持“协同创新、共创价值”的发展模式,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当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“引擎”。
学校对内修炼内功,完善制度,提升内涵建设,先后出台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管理办法》、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细则(修订版)》、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工作方案》等制度法规,积极鼓励学校老师从事产学研技术转移工作;对外主动出击,搭建政产学研用“五位一体”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,与奉贤区、南通市等13个地市、30多个区县共建了“一对一”的产学研联络机制;各类产学研基地800余个、10个产学研创新联盟,与行业头部企业、各类学(协)会等加强对接、获取企业真实需求。“十三五期间”年均横向经费较“十二五”翻一番,承担企业课题3000余项,年均经费突破2亿元,为企业解决了几千项技术难题。
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学校主动提升产学研平台服务能级,扩大产学研协作“朋友圈”,合作典型案例不断涌现:上应大南通产学研工作站2021年完成“四技合同”25项,合同金额530余万元,均列上海高校前列。其中,以化工学院毛海舫教授、机械学院张而耕教授等为代表的教师团队,年均为企业服务合同金额超千万元,成为应用创新型高校服务社会的一张张闪亮的名片。
2020年学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、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;2021年获得中国产学研界最高殊荣——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。在“十四五”新征程上,产学研工作稳步向前,扎实助力学校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!
文/图:校科研院